德意志帝国的野心

转载自:德意志帝国的野心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全球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德国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英德争霸。两次世界大战的本质,都是德国为了打破英国海权体系所做的尝试。最终,德国和英国双双走向衰落,将世界霸主地位让给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德国“国家资本主义”的代表——克虏伯军火公司:

LYJ博客

1871年,德国统一。为了追赶世界霸主英国,德国选择了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技术官僚们制定了大量新兴产业扶持计划,对煤炭、钢铁、电力、化工、机械等行业提供财政补贴。与英法不同,德国政府对制造业有着狂热的追求,凭借着政府对金融系统的掌控力,德国大部分银行信贷都投向了实体经济。不仅如此,德国政府还充分参与到企业经营中来。甚至连军火巨头——克虏伯公司的继承人,也是由德国皇帝亲自指定。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和国家资本主义的高效率,德国成功实现了对英法的赶超,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强国。

然而德国的崛起却打破了欧洲的地缘平衡,受冲击最大的是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充分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德国,社会生产效率远高于英国,物美价廉的德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向全球市场,英国的制造业节节败退,从昔日的世界工厂沦为全球最大贸易赤字国。更重要的是,新兴的德国开始大力发展海军,组建“公海舰队”,意图抢占殖民地,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这就对英国的海洋霸权构成威胁。

海军一直是英国的立身之本,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正是建立在对各关键航道的控制之上,一旦让德国发展出了强大海军,不但英国世界霸权会瓦解,英国本土也会遭到直接威胁。不仅如此,德国还打算修建一条连接欧洲和亚洲的“巴格达铁路”,意图用陆路的方式从中东进口资源,这对英国无异于釜底抽薪。英德矛盾迅速升级,尽管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都难以阻止外交关系的恶化。

凭借海洋封锁和贸易禁运,一战英国成功让德国因为经济失血而死:

LYJ博客

为了对抗德国,英国拉拢了与德国有地缘矛盾的法国和俄国,共同组建了协约国体系,对德国进行全方位围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德国陆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不仅攻入法国本土,还在东线全歼了俄国第二集团军,战争胜负的天平似乎朝着德国这一方向倾斜。但英国人深知:德国虽然拥有强大的陆军和发达的工业体系,但德国最大的短板在于资源方面,面积仅54万平方公里的德国,除了煤炭之外几乎什么资源都短缺。只要英国利用海军优势对德国发动贸易封锁,持续时间一长德国经济就会因为资源消耗殆尽而走向崩溃。

因此战争刚一爆发的时候,英国就对德国发动贸易禁运,在公海上拦截和扣留德国商船,切断了德国所有海外进口渠道。失去了外来补给后,德国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民用工业下降57%,大量工厂停工。更重要的是,德国的粮食供应遇到很大问题,全国粮食产量腰斩,这不仅是因为德国耕地不足,也是因为原本用来生产化肥的合成氨都被拿去生产炮弹了。

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德国的民众发现市场上越来越难买到食物。最开始是买不到肉,因为牲畜要么被调集到前线用于运送物资,要么因为需要消耗大量饲料被全部宰杀。之后则是买不到面包,英国的贸易禁运使德国难以从海外购买小麦和面粉。再后来是买不到马铃薯,甚至前线士兵也在饿肚子,国内耕地里的马铃薯刚一收割就被运往前线。到了最后,德国老百姓只能啃食芜菁,这种东西主要用作牲畜饲料,对人体来说不仅没有没有营养,还会造成腹泻。但德国老百姓没有选择,因为连芜菁都要配给,有时候想吃都吃不到。

1916年,等待食物配给的德国人民:

LYJ博客

1915年—1918年,德国因为饥饿损失了上百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这并不比战争直接造成的损伤少。即便是幸存下来的儿童,普遍也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缺钙问题严重。由于长期咀嚼芜菁,很多德国人患有永久性的肠胃疾病。德国前线的士兵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严重削弱战斗意志,很多人连枪都抬不起来,再狂热的士兵,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也无力作战,民族主义土崩瓦解。尽管德国在战场上看似占尽上风,但在饥饿的作用下,国内反战情绪一触即燃,最终引起国内革命。物资短缺成为一战德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一战后,德国人总结战败教训,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作为一个大陆国家,德国无法同时维持庞大的海军和陆军,很难在海洋上击败英美。面对英美的围堵,光有科技和工业不行,还必须拥有足够庞大的国土纵深,和足够稳定的资源供应地,这也是陆权文明击败海权文明的唯一办法。

为了对抗英美海权,德国制定了东方战略:

LYJ博客

在一战前,德国的对外战略是向西,试图在陆地上击败法国,在海洋上击败英国,然后在全球范围抢占殖民地。一战后,充分吸取教训的德国将战略矛头转向东方。因为广袤无际的东欧大平原,拥有德国梦寐以求的耕地和矿产资源。一旦德国掌控了东欧,凭借德国的工业+苏联的资源+东欧的人口,足以整合出一个超级陆地强权,这个陆地强权无惧英美的海洋封锁,德国将获得正面击败英美的能力。

因此一战后,德国将苏联视为最好的合作伙伴,作为同样被凡尔赛体系孤立的两个国家,苏德在挑战西方秩序方面有一致诉求。德国在苏联修建大量军工生产线,研制和试验各种新式武器,包括飞机、坦克、火炮、装甲车等。苏联则向德国提供各种廉价资源,一列列满载石油、铁矿、锰矿、谷物的火车从苏联驶向德国。苏德合作使双方都大为受益,德国获得了想要的战略物资和武器试验场所,苏联则吸收了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不仅如此,德国还在东亚选择了日本这一盟友,试图一东一西牵制英美海军。按照德国人的设想,如果日本能够占领东南亚,甚至威胁印度,就能切断英国的海外补给能力,使英国经济走向崩溃。

对英美这种海洋文明来说,苏德合作这种超级陆权基本无解,英美的军舰再厉害,也不可能开上岸战斗,它们只能封锁海洋,但却不能封锁大陆。相比之下,苏德这一组合要科技有科技、要工业有工业、要资源有资源、要人口有人口,想像一战那样靠海洋封锁来击败德国将不再可行。只要苏德关系一直稳固,随着时间推移,一旦亚欧大陆完成整合,能动用的资源将远超美洲大陆,届时英美连保卫本土的能力都没有。

二战前,苏德合作的前提在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这一缓冲区的独立:

LYJ博客

但英美的战略家却注意到,苏德这两个陆地强国,有着天然的地缘矛盾,这种地缘矛盾在波兰独立的情况下尚可掩盖。一旦失去了波兰这一缓冲区,苏德矛盾将变得不可调和。

苏联和德国之间基本都是平原,无险可守:

LYJ博客

事实上,德国到苏联之间,是广袤的东欧大平原,几乎无险可守。这意味着苏德之间任何一方先动手,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深入对方经济腹地,给对方造成巨大杀伤。不仅如此,德国大部分石油来自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则与苏联接壤,苏联空军可以随时摧毁罗马尼亚油田,让德国机械化部队寸步难行。

因此英美给苏德合作精心设计了一个圈套,那就是“祸水东引”,诱使德国主动进攻波兰,打破苏德之间的地缘平衡。英美开始不断给波兰打气,声称波兰是西方的“亲密盟友”,为其提供各种安全“保证”,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怂恿波兰对德国强硬。并大肆炒作波德之间的领土争端(但泽市),以此煽动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让波德陷入激烈对抗之中。最终,德国丧失了战略定力,于1939年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与苏联一并瓜分了波兰。

德国虽然成功扩张了版图,但德国的地缘环境却大大恶化。因为波兰的存在是苏联和德国能够放心大胆合作、联手对抗英美霸权的前提。波兰被瓜分后,两国失去了最重要的缓冲区,苏德之间形成了很深的猜疑链,双方都害怕被对手偷袭。一年之后,出于安全考虑,苏联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与德国全面接壤,这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猜忌。两国关系全面瓦解,德国制定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苏联则制定了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双方在边境地区部署了数百万军队针锋相对。1941年,德国选择先下手为强,苏德战争爆发,英美“挑拨离间”的计谋得以实现。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大量军用物资:

LYJ博客

苏德战争使英美看到了逐个击破的机会,美国启动《租借法案》,向实力更弱小的苏联提供了一百多亿美元的物资援助,占当时美国GDP10%,战争期间苏联大部分卡车、航空燃油、轮胎、摩托、铁轨都是美国供应的。尽管苏联在英美的支持下击败了德国,但对苏德两国来说这都是一个双输的局面。德国被一分为二,沦为战败国。苏联则损失了几千万人口,战后被英美全方位围堵,40多年后,苏联也没逃过被肢解的命运。苏联和德国,这两个昔日最强的陆权国,皆败于英美之手。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耐人寻味,看似敌对的苏德两国,竟然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二战后,德国沦为一片废墟:

LYJ博客

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使德国彻底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过去的战略选择,德国人总结出了三点教训:

一、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可谓是四战之地,不应该采取武力扩张的政策,因为这会招致邻国围攻。而是应该采用和平扩张的模式,用经济手段整合欧洲;

二、苏俄是一个拥有战略纵深的超级大国,德国不应该与之为敌。尽管东欧对德国有很大价值,但德国扩张的边界也不应该超过波兰以东,苏俄和德国之间一定要存在缓冲国,才能避免两国再次走向冲突;

三、在外交方面应该灵活务实,推行多边主义。选择盟友一定要慎重,尽量避免与意大利这样的国家结盟,这很容易把自己拖下水。

因此二战后,德国的对外政策发生很大调整,这里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冷战时期,德国的外交主线是与法国绑定,推动法德轴心。冷战时期的德国一分为二,西德虽然经济实力尚可,但作为战败国,政治和军事地位极低。相比之下,法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自主国防。因此德国选择与法国深度捆绑,利用法国的外交地位来弥补自身话语权不足的问题。1951年,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合作成为政治和解的关键,为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奠定基础。

凭借对欧元的控制,德国取代法国成为欧盟老大:

LYJ博客

第二阶段是冷战后的三十年,此阶段德国的外交主线是与俄罗斯合作,推动“大欧洲”的形成。冷战后,德国统一,经济和外交地位大幅上升,综合实力跃居西欧第一。1999年,欧元诞生,欧央行总部设在法兰克福,并以德国央行为蓝本建立。德国借此机会掌握了欧盟的货币主导权,逐渐取代法国对欧盟的领导地位。在当上欧盟老大后,德国开始寻找新的外交路线,那就是跟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2004年,“北溪1号”开始立项,作为一条跨海管道,“北溪1号”每年可以将55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德国,这能满足德国一半以上的用气需求,廉价的俄国能源大幅提升了德国工业竞争力,使其出口份额进一步上升。

与二战时期不同,冷战后德国充分吸取教训,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持反对态度。二战苏德关系之所以破裂,是因为波兰、立陶宛等缓冲国消失带来剧烈的地缘矛盾。因此本世纪以来,德国小心翼翼地维持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平衡。2008年,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但被德国一票否决,虽然乌克兰能为德国提供梦寐以求的粮食基地,但德国人知道,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外交底线,一旦北约/欧盟吸纳了乌克兰,德俄之间就再也没有缓和余地,两国关系就会像二战那样重新走向对立。到时候别说是能源合作,就是体面的和平都不可能再保持。在德国的主导下,无论英美如何威逼利诱,欧盟在吸纳了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之后就都没有再东扩一步。这使欧俄之间维持了斗而不破的局面。

另一方面,德国继续加快对欧盟的整合,2010年的欧债危机就给了德国这样一个机会,作为欧洲财政盈余最多的国家,德国以金融救济为要挟,部分控制了南欧国家的财政政策,在欧盟内部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2011年至2021年期间,欧盟实际上沦为德国的傀儡,德国可以借此发号施令,成为仅次于中美的世界第三极。德国在经济大国之外进一步获得了政治大国的身份,实现了一战和二战都未能实现的梦想。

德国从多边主义中获取了极大好处:

LYJ博客

21世纪前20年里,德国是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在欧盟内部,德国从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吸收了几百万移民,这些移民大多具有大学学历,而且比较年轻,这就缓解了德国老龄化问题。南欧国家脆弱的外贸竞争力,拉低了欧元汇率,这反过来大大增强了德国的出口,使德国出口金额长期排名世界第一。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核武器的法国则为德国提供了与中美俄匹敌的外交影响力,德国可以借助法国在联合国会议上实行一票否决,成功绕开二战战败国的限制。

在欧盟外部,俄罗斯为德国提供了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让德国人能够在工作时间更短的情况下维持与日韩对等的制造业竞争力。作为对冲,驻欧美军承担了欧盟大部分防卫义务,使德国可以把军费压得很低,省下来的钱则用于发放社会福利。中国作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一方面为德国提供了十几亿人口的市场,让德国汽车和机床可以大量倾销海外;另一方面则向德国出口物美价廉的商品,使德国的通胀率长期压低在2%以内的水平。

因此在过去20年,德国人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甚至比美国人过得还要滋润。由于国防开支很低,德国政府可以将省下来的钱拿来搞福利,教育和医疗几乎免费。每年大量的外贸盈余,使德国不用靠房地产来刺激经济增长,房价也维持在极低水平,年轻人工作几年就能买房。中国提供的廉价商品、俄罗斯提供的廉价能源,大大压低了德国通胀水平,德国政府甚至可以发行“负利率”债券,借钱不用付利息不说还可以倒赚一笔。异常繁荣的经济下,德国人却很少加班,而且休假时间极长,一到冬天就有很多德国游客像候鸟一样去世界各地旅游,非洲海滩挤满了晒太阳的德国大爷。

德国的野心不仅是整合欧盟,它还想建立一个足以对抗英美的陆权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德国居于核心,法国和俄罗斯为两翼,推动形成一个拥有先进科技、发达工业、充足能源的大欧洲。不仅如此,德国也希望能跟东亚强国合作,以在太平洋地区牵制美国。二战时期德国选择日本作为盟友,如今德国选择与中国合作,中国的体量远高于当初的日本,如果中德能在亚欧大陆东西两侧同时发力,是有能力推翻美国霸权的,这也是为什么德国领导人很喜欢往中国跑的原因。

要想对抗美国,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去美元化,这也是近几年中国、俄罗斯、欧盟一直在做的事情。在俄乌战争之前,也就是今年2月,一个横跨亚欧大陆,以去美元化为目的的“中俄德法四国机制”逐步浮出水面,其第一步,就是推动中俄能源贸易以欧元结算。这是大胆的尝试,如果能够成功,我们将看到一个以俄国能源、中国商品、欧盟货币为流通基础的国际经贸体系,这会成为美元体系瓦解的起点,德国和中国也将获得最大的好处。

英美当然不愿坐视德国第三次崛起,德国的威胁远大于苏俄,曾经英美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摁住,如今怎么可能会给德国再次崛起的机会。美国精心为德国设计了一个圈套,那就是乌克兰危机,正如当初英美通过“祸水东引”,诱使德国入侵波兰来激化苏德矛盾一样。如今英美通过克里米亚这个地缘杠杆,诱使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此来来激化欧俄矛盾。时隔80多年,同样的手段在欧洲屡试不爽。只不过上一次的受害者是苏联,这一次的受害者是德国,角色互换了过来。

历史上英美经常这么做,比如1905年通过中国东北成功挑唆起日俄战争,同时削弱了两个竞争对手。美国也希望通过乌克兰危机来挑唆欧俄对抗,但德国这次却显示出了很务实的一面,宁可牺牲东欧国家安全利益、忍受西方阵营的唾骂也要维持与俄罗斯的和平,推行所谓的“绥靖政策”。德国的底线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如果俄罗斯只是想吞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话,它是可以容忍的。这种情况下欧俄仍有一定的战略缓冲区,双方不至于兵戎相见。

按照正常的剧本,这次战争俄军本应该势如破竹,在一个月内拿下基辅,建立乌克兰新政府,并在三个月内结束特别军事行动。如果是这样,亚欧大陆的强国会保持高度默契。德国和法国会象征性地谴责和制裁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则会对俄罗斯提供一定经济支持,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待局势稳定后,德国将以取暖为借口放松对俄制裁,推动俄乌和谈并签署和平协议,为这场战争画一个句号。再之后,德国仍会致力于推动与中俄的经贸合作,探索建立新的国际秩序。2015年德国人就是这么做的,这就好比足球赛场上踢默契球一样,看似激烈对抗,但彼此对过程和结果都心照不宣。但这一次德国人彻底失算,他们严重低估了俄军的拉胯,万万没想到强大的俄罗斯军队会在乌克兰陷入战争泥潭,以至于德国陷入了二战后最大的外交被动。

不仅是德国,甚至是英美也低估了俄军的拉胯。在开战之初,按照美国的估算,基辅失陷只是早晚问题,英美甚至邀请泽连斯基出逃海外以建立流亡政府。但就是号称世界第二的俄罗斯军队,硬生生被挡在基辅城外,丢下大量尸体和武器残骸。老辣的拜登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西方的武器如潮水般涌入乌克兰,这使战争的天平进一步逆转。

俄军兵败基辅后,欧盟内部以波兰为代表的主战派抬头,它们要求大幅提升对乌援助水平。德国和法国等主和派颜面无存,丧失了欧盟外交主导权。尽管不愿意,但德国还是必须对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援助,这进一步激化了与俄罗斯的矛盾,德俄之间的政治互信荡然无存。俄罗斯在战场上节节失利,欧俄合作日益瓦解。英美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使德国几十年的努力化为乌有,科尔、施罗德、默克尔三代人的心血付诸东流。极端情况下,如果未来俄罗斯动用核武器,那欧俄几十年内都没办法再和解,仇恨将吞没欧洲大陆,这片古老的土地将陷入无尽的争斗。

俄乌战争表面上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实际上是美国和德国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战和二战的延续。因为这场战争本身就是美国设计用于对付德国才挑唆起来的,美、德两国也是出力最多、且能真正能决定俄乌战争走势的国家。只要美国继续拱火,俄乌就会一直打下去;而美国继续拱火与否则取决于德国受损程度。对德国来说,其面临在东欧和俄罗斯之间二选一的难题。如果增强对乌克兰的援助,势必会得罪俄罗斯;如果削减对乌克兰的援助,又会得罪东欧,进而引起欧盟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只能两头讨好,一方面高价向俄罗斯购买能源,另一方面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武器。最后形成了很奇怪的结果,拿着德国经费的俄罗斯与拿着德国武器的乌克兰在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打到最后大部分成本竟然都落在德国人头上。

不仅如此,欧洲地缘危机、能源成本暴涨、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使德国产业链出现外迁压力,以制造业为立国之本的德国第一次面临去工业化问题,很多经营了上百年的企业宣告破产,30多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国内社会撕裂极其严重。陷入持久战的俄罗斯,一年的军费开支也不过一千亿美元;本土没有挨一发炮弹的德国,经济上的亏损却超过三千亿美元。

在外交上德国更是一落千丈,不仅失去了对东欧的领导权,跟法国的关系也出现裂痕。德国和法国虽然都倡导欧洲一体化,但利益却存在很大分歧。德国希望“向东”,在整合东欧的基础上推动与俄罗斯合作,搞“大欧洲”。德国还希望取消欧盟内部的一票否决制,削弱单个国家影响力。并增强欧盟议会权力,使欧盟议会凌驾于各国议会之上,像美国那样走上联邦制的道路,最终在法律上统一欧洲。

法国则不然,法国希望组建“欧洲军”,增加欧盟各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这样拥有独立国防与核武器的法国就能在话语权上压倒德国。法国更希望“南进”,拓展在地中海沿岸的影响力,特别是北非和中东的前法国殖民地国家,在欧盟之外打造一个“法语区”合作体系,搞“双轨制”外交。虽然法国也赞成跟俄罗斯合作,但拥有大量核电站的法国其实并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法国更多是希望借助俄罗斯的力量来压制德国在东欧的扩张,历史上法俄经常联手对付德国。

在和平时期,德法的矛盾尚可被掩盖。但在动荡时期,德法的矛盾被无限放大。为了满足本国能源需求,德国选择高价进口天然气,这就使其它欧盟国家被迫承担更高的能源价格。德国将军费大幅增加至1千亿美元,但其中很大一笔钱是用于购买美国F-35战斗机,这意味着德法联合研制的FCAS战斗机计划面临夭折,这引起法国强烈不满。可以说自今年俄乌战争以来,德国不仅丧失了俄罗斯这一重要伙伴,也与曾经的盟友法国渐行渐远。

俄乌战争对德国造成的经济和外交上的巨大损伤,其冲击不亚于一场战争。在经济上德国面临GDP负增长的困境,在外交上德国则面临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二选一的难题。长远来看,德国老龄化问题几乎无解,德国需要从东欧而不是中东吸收劳动力。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外国移民补充,德国劳动力供应迟早会萎缩,届时德国制造业竞争力将难以维持。不仅如此,既没有抓住互联网革命也没有抓住电动车革命的德国,一旦有一天燃油车被淘汰,其经济光芒可能会变得黯淡。

近现代史上德国三次崛起,却又三次被英美打败。德意志的大国野心,葬送于1914年英国的贸易禁运、葬送于1941年莫斯科的严寒冬雪、葬送于2022年基辅城外溃败的俄罗斯军队。德意志民族上百年的努力和梦想,一次又一次被盎格鲁撒克逊人亲手撕碎。

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未来德国最优选择就是跟中国合作。中德之间没有地缘冲突,没有历史矛盾,经济高度互补,可以说是天然的盟友。未来德国如果想摆脱英美的束缚,摆脱战败国的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抛开意识形态与中国联手抗敌。在很大程度上,中德关系唇亡齿寒,一旦中国倒下,就再没有国家能制衡美国,德国的外交条件只会更恶劣,欧盟将丧失左右逢源的条件,彻底沦为美国附庸。同样的,一旦德国倒下,也会给中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失去德国约束的欧洲大概率会倒向美国,届时我国将面临欧美日印的共同围堵。

冷战时期,德国最亲密的盟友是法国,法德轴心奠定了欧共体成立的基础。但近几十年来,德法围绕欧盟领导权暗暗较劲,内部隔阂越来越大。00年代以来,德国最重视的伙伴是俄罗斯,德国向俄罗斯输出工业化,俄罗斯则向德国输入能源,德俄联手天下无敌。但俄乌战争爆发后德俄关系走向破裂,面临双输的局面。未来德国外交需要另起炉灶,跟中国抱团取暖或是较好的选择。只要中德乃至中欧不脱钩、不对抗,就能形成一种“均势”的局面,美国就很难逐个击破,因为历史上美国只会在亚欧大陆各大强国陷入激烈对抗的情况下才会亲自下场参战。中国和德国都是美国想扼杀的敌人,只要中德两国携手并进,互成掎角之势,美国挑起世界大战的图谋就很难得逞。如果它专门对付德国,那中国就能趁机做大;如果它全力对付中国,那德国就能渔翁得利。这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11月初朔尔茨访华,是顶着英美和国内绿党反对做出的选择。去年,由于太相信英美意识形态的那一套,年轻的朔尔茨刚上台就中断了“北溪2号”,成为引发俄乌战争的导火索,也使德国在外交和经济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使朔尔茨醒悟过来。他力排众议出访中国,是对过去错误的一种补救,也是他上任以来干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在地缘危机和逆全球化笼罩的今天,中欧重新打开合作大门无疑是在世界范围内做出一个表率。

不仅如此,朔尔茨访华,很大程度也是访给美国和俄罗斯看的。

我们知道,美国之所以拱火俄乌,并不是为了削弱俄罗斯,而是为了削弱德国,以让德国的制造业转移到美国。朔尔茨访华,就是想释放一个信号:“如果美国继续打压德国,德国宁可将产业转移到中国,也不愿意将产业转移到美国。”这对美国能起到很强的威慑作用,一旦美国继续拱火俄乌,只会使德国的产业大量流向竞争对手中国,白白为他人作嫁衣裳。正因如此,拜登不愿意让中国渔翁得利,因此才不得不考虑跟俄罗斯和谈的可能。

另一方面,朔尔茨访华,与中方就反对核战争达成共识,这也是他访华的最大成果之一。如此一来,俄罗斯在考虑动用核武器问题上就会很慎重。因为中国和印度都反对亚欧大陆爆发核战争,如果俄罗斯一意孤行发动核威慑,势必会在外交上变成孤家寡人。对欧盟来说,避免核战争爆发是其现阶段最大诉求,否则欧盟的资本和人才将飞速外逃,自身也将面临生存危机。

总的来说,中国是德国第四次崛起的机遇,德国也是中国对抗美国、分化西方阵营的最关键一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德联手,何愁亚欧大陆不定?何愁四海之内不平?


发表评论请遵守党国法律!后台审核后方可显示!
  • 最新评论
  • 总共0条评论
  • Blog v1.1© 2025 labisart.com 版权所有 | 联系:labartwork@163.com